當下社會,人人都因為手機成了低頭一族,越來越多的人加入“手機控”的陣營中,成年人對于手機的使用頻率都不自律,更別說那些自控力較差的中小學生了,近日教育部就發布了《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》。
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,老師歡喜家長欣慰
中小學生帶手機進入課堂其實引發了很多問題,不少學校早就明令禁止將手機帶入校園,可還是有很多學生抵制反抗,偷偷摸摸地將手機帶進校園,拿到課堂。教育部本次明確的通知也將手機管理納入了學校的日常管理中,明確地指出如果確有需求的,可以在經過家長同意的前提下,寫出申請給學校,然后在學生進校后把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。
此外校內也設立公共電話,教師也不允許用手機布置作業或是要求讓學生用手機完成作業,學校也要和家長做好溝通,及時解決學校手機管理問題,幫助學生更好的健康發育成長。為此這項信息的發布讓不少老師都是紛紛叫好,家長們也是非常配合,決定監督好孩子的手機管理,可是學生們卻開始愁眉起來,平時賴以生存的手機沒收了,一下子也難以接受。
為什么不提倡中小學生帶手機入校?
中小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弊端是完全大于利處的,學生帶手機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方便和家里溝通,一方面就是為了使用各種功能。其實手機本身無害,但是帶手機進入校園的負面影響卻有很多:
擾亂課堂紀律。課堂紀律本就是嚴肅認真的,試想老師在講臺上課,下方的同學手機鈴聲響起,或是不小心碰到軟件發出的音樂和特效聲等都會干擾到課堂的進程。此外在同學們都在學習的過程中,短信的提示音也會打亂影響課堂的安靜。
影響學習。不僅是打擾其他人的學習,使用手機更重要的一點是耽誤自己的學習,總擺弄手機很容易分心,更多的學生還用來看小說、打游戲或是上網等,完全把手機變成了娛樂設備。還有的學生美其名曰查詢資料,其實都是借著“學習”的名義去玩手機,學校的圖書館還有電子教室都可以提供查閱資料,完全不需要手機。
擾亂秩序。帶手機進校園其實對于中小學生來說還是一種不好的風氣,還未成年的學生很容易進行攀比,各個手機的品牌也會作比較,并且手機作為貴重物品也容易發生盜竊的問題,學校管理起來也增加難度,因此還是不要讓中小學生帶手機入校為妙。
不利于成長。網絡信息魚龍混雜,很多中小學生的心智還未成熟,很多未成年人很容易迷失心智,如果長時間地使用手機不僅僅是影響脊椎發育,還會影響睡眠質量,生理發育不利于成長,心理健康也會受到影響。
如何讓中小學生放下手機?
雖然教育部已經明令出臺了這項規定,不過也并不是完全的明令禁止,要讓孩子們徹底地放下手機是件難事,在當下這個娛樂化的時代中,手機的誘惑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大的。為何中小學生放不下手機,首先要從孩子的心理出發。
很多孩子認為校園是一個無聊苦悶的地方,因此依賴手機,認為手機是一個解救自己的機器,在手機得到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遠比校園要多。此外智能手機的多功能化,豐富的內容也吸引著青少年們,這個階段就是*奇和追求刺激的年紀,因此手機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。
學校應該多去組織一些有趣且有意義的活動,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參與進去,而不是成天只顧著玩手機,同時老師和家長也應該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,讓孩子學會綠色上網,獲取健康信息,不要被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所影響。
同時家長們也要以身作則,在孩子面前也要少玩手機,給孩子做出一個優秀的榜樣。讓中小學生放下手機需要學校和家庭多方合力,不要讓手機“控制”了孩子。
視頻來源:中國教育網
(責任編輯:poppy)